中公圖書|中公網校|申論批改|1對1輔導|考練通|移動自習室|中公題庫
職位檢索|免費試聽|在線練習|考試題庫|公考社區|在線問答
學習平臺: 行測備考|申論備考|面試備考|公共基礎|申論熱點|面試熱點|時事政治
概括特派員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
【給定資料】
1. M市D區是省內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的試點地區,早在2004年就開始了相關的試點工作。不久前,D區記者小菲就本區科技特派員的情況,對區科技局副局長李明進行了一次采訪。在采訪中,李局長感嘆道:“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。”
“我們的科技特派員大部分是行業領域的專家、大學生,有的講授得偏重于純理論,對農民來說,太過于抽象,不接地氣,不實用。這在實際操作中是得不到農民歡迎的。再者說,術業有專攻,本是種蔬菜的農民,要是派一個專攻苗木塔養的工作人員給他,又能有多少用呢?”李局長認為,“農民需要和專業領域對口的,有真才實學的,能聽懂田坎語言的科技特派員對接,而非流于形式的 ‘拉郎配’。”
D區目前共有440多個行政村,但科技特派員總共才82名。這令李局長憂心。“在這支隊伍里,60來歲的根本不算老,最大的已經70多歲了。想想這些老人們還能在田坎上、果林里跑幾年?而一個大學生想要成為一名科技特派員,起碼要跟著老特派員學習兩年。但是,有多少大學生愿意跟著天天進村下地?我們這些年過花甲的特派員又有多少精力來帶這些‘徒弟’呢?”
D區的村民老蔣也對小菲說道,“去年我養土雞,上面給我安排了個科技特派員。結果每次來就是幫我喂喂雞苗,陪著嘮嘮嗑。后來我懷疑有些雞苗害了瘟病,找他幫忙看看,他卻說沒事,叫我放心。結果后來幾百只雞全部染上了雞瘟,讓我損失慘重。”
對此。老蔣村里的村支書老周也表示無奈:“現在我們這對特派員的考核制度還不夠完善。要是他們干好干壞都一個樣,是很難有積極性的。如果能通過建立責任連帶制度,并讓特派員們以技術入股分紅的話,他們和服務的農戶就會‘同呼吸、共命運’,雙方都可以受益匪淺。而且鄉親們也知道好的特派員不好找,可現在村里也都通了互聯網,能不能像很多醫院開通網上診斷一樣,通過遠程視頻,讓特派員們給村民們的莊稼家禽們把把脈,號號病?”
同時,小菲對全區82名科技特派員進行了問卷調查。調查發現: 有近三分之二的科技特派員認為自己的知識結構赴于老化,需要更新豐富。而同時, 80%的科技特派員表示因為工作關系,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自行組織學習,但如果有相應的知識講座、 觀摩交流會的話,他們會積極參加,有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也不愿錯過。并且這些特派員有不少同專業同領域的朋友、同學其實也有成為服務農村的科技特派員的意愿,但最后都因為工作忙、不在本地, 不在政府指派培養范圍內等原因而作罷。
據悉,D區計劃近期開展服務活動。圍繞本地農業主導產業, 建立一批互聯網+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,對接國家、省里的“科技特派員管理服務平臺”。為此, 小菲感嘆道: 這樣的計劃固然是美好的,但用好科技特派員的前提是科技特派員好用、夠用啊。
根據給定資料1,概括D區科技特派員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。
要求:緊扣材料,內容全面;條理清楚,層次分明;字數不超過200字。
【參考答案】
D區科技特派員工程實施過程中問題如下:
1、幫扶流于形式,講授內容偏重于純理論,得不到農民歡迎,農民需要和專業領域不對口,科技特派員聽不懂田坎語言。
2、人才儲備不足。人才隊伍年齡大,且培養機制不完善,崗位吸引力差??己酥贫冗€不夠完善,干好干壞一個樣,工作積極性差。部分人員不在政府指派培養范圍內等原因而作罷。
3、知識儲備不足。知識結構過于老化,更新豐富不及時,科技特派員工作關系沒有時間去自行組織學習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